下關濱江規劃公示 “南京外灘”撩開神秘面紗
2009-02-03
【龍虎網報道】老下關又有了新規劃。由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《下關濱江地區規劃設計》近日開始在規劃網和南京城建展覽館中公示。“南京外灘”就此撩開神秘面紗。
沿江“老地方”紛紛變身
此次規劃的下關濱江地區,南至中山北路,北至長江大橋,西至長江,東至大橋引橋和惠民大道,沿江岸線約2公里。這是近代南京最早開埠的地區,后來也隨著航運業的衰落而沉寂。多年來,南京市一直想把這片區域打造成像上海外灘那樣的城市新地標。而對南京老百姓來說,在這個大約2.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,則有許多熟悉的“老地方”。
這些老地方不久將集體變身。規劃將整個地區由南至北分為濱江商務核心區;大馬路高密度混合商貿街區;濱江都市門戶區;濱江創業區;濱江生活區;歷史文化展示區;熱河路綜合生活街區等7大區域。始建于清末的“大馬路”,將保留沿街民國建筑和天光里歷史街區,恢復成商貿老街;同樣是清末修的環形“小鐵路”,將變成環形的綠色生態休閑走廊;南京肉聯廠和下關電廠將搬遷,原址成為濱江創業和生活區;鶴嘴形的“老江口” 將打造親水“嘉年華”、現有港口客運站將成為國際游輪城……
地鐵為“新外灘”改道
根據此前規劃,地鐵6號線在下關段會設下關站、大橋南路站、城和村站等站點,幾乎是直線通過。但在此次規劃中,對地鐵6號線走向進行了調整,在建寧路改線,穿過規劃中的濱江創業與生活區。調整后的地鐵6號線變為半圓形走向,增加了輻射半徑,同時規劃還建議地鐵5號線在此增設2個站點。由此將該區域打造成濱江公共交通密集區??紤]到市民停車和換乘需要,規劃提出在此建公交樞紐站,每個樞紐站按1萬到2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來建,以方便換乘市民停車。
沿江建筑南高北低
濱江建筑限高一直是規劃焦點。此次規劃依然嚴格執行“近江低、近山低”的原則,突出展示該地區大橋、閱江樓、幕府山的風貌。大橋和閱江樓之間的建筑高度基本控制在35米,大馬路街區高度控制在24米,方家營一帶控制在50米,同時在不影響江、橋、樓、山呼應的前提下,建寧路以南區域規劃為高層密集區,以平衡整體開發容量。
老城區復興已不遠
南有夫子廟、北有大馬路”,這是民國時期《首都指南》上的記載,說的是老城南和老下關曾是當時南京城最繁華最發達的兩個地區。
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,兩個老城區如何復興,成為南京主城新一輪發展的焦點問題。去年以來,結合城市總規修編,規劃部門幾乎同時組織了對老城南和老下關的重新規劃。在規劃中,不約而同地將當地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和高端服務業態進行了“嫁接”,為人們展示了這兩個地區魅力無限的未來。今年,南京又啟動了創紀錄的200萬平方危舊房改造工程,改造范圍集中在老城南和老下關。一系列緊鑼密鼓的行動,都預示著兩個老城區的復興已經不會太遠。
|